標題: | 淄博市 2022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 | ||
---|---|---|---|
索引號: | 11370300004224423Q/2023-5338249 | 文號: | 〔〕號 |
發(fā)文日期: | 2023-03-09 | 發(fā)布機構: | 淄博市人民政府 |
淄博市人民政府2022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
本報告根據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》(國務院令第711號)和《國務院辦公廳政府信息與政務公開辦公室關于印發(fā)<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格式>的通知》(國辦公開辦函〔2021〕30號)相關要求編制。報告包括總體情況、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、收到和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情況、政府信息公開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情況、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情況、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等六個部分,所列數據統(tǒng)計期間自2022年1月1日起,至2022年12月31日止。如對報告內容有疑問,請與淄博市人民政府辦公室聯(lián)系(地址: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(qū)人民西路8號;郵編:255003;電話:0533-3183622;郵箱:zwgkb@zibo.shandong.cn)。
一、總體情況
2022年,淄博市人民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認真落實國家、省關于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決策部署,深入實施《政府信息公開條例》,持續(xù)推進政務公開標準化規(guī)范化建設。
(一)主動公開方面。一是聚焦法定主動公開內容深化政務公開。認真履行《政府信息公開條例》規(guī)定的機構職能、政策文件、規(guī)劃計劃、統(tǒng)計信息、行政許可、行政處罰、對外管理服務事項等方面政府信息的主動公開義務,年內全市各級行政機關通過政府網站等公開渠道發(fā)布政府信息87499條,其中政府規(guī)章34件,行政規(guī)范性文件452件。二是突出重點領域深化政務公開。在市政府網站設置財政信息、重大項目、公共資源配置、衛(wèi)生健康、教育信息、社會救助、疫情防控等專題專欄22個,發(fā)布重點領域政府信息4102條。同時,年內完成498家各類公共企事業(yè)單位信息的匯聚公開任務。三是強化政策解讀提升公開實效。制發(fā)《關于進一步規(guī)范和加強政策解讀工作的通知》(淄政辦字[2022]12號),進一步明確解讀范圍、規(guī)范解讀程序。由市政府辦公室統(tǒng)一購買服務,對市政府及市政府部門制定出臺的各類政策文件統(tǒng)一進行圖文、動漫解讀,幫助群眾和市場主體準確掌握政策,助力政策執(zhí)行落地,全年共制作圖文動漫解讀材料200余件。四是積極回應社會關切加強政民互動。市民投訴中心集中受理回復群眾各類訴求2140086件,其中市政府負責人輪流上線“12345市長在線”11次,接聽電話1663個,接話預告和辦理結果均通過市政府網站、淄博日報等市內主要媒體向社會公開。注重發(fā)揮新聞發(fā)布會發(fā)布信息、解讀政策、回應關切重要作用,年內全市共舉辦新聞發(fā)布會159場。
(二)依申請公開方面。嚴格執(zhí)行“工作機構受理——職能部門承辦——疑難問題會商——法制機構合法性審查——負責人簽發(fā)”工作機制,努力提升依申請公開工作的合法性和規(guī)范性。年內全市共結轉辦理上年申請27件;新接收申請1825件,同比增長28.88%;辦結1787件;結轉下年辦理65件。申請內容主要集中在集體土地征收、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等領域。辦結申請中予以公開的969件,部分公開的142件,不予公開的68件,無法提供的539件(主要為不屬本機關公開),不予處理的34件,其他處理的35件。
(三)政府信息管理方面。一是根據《政府信息公開條例》和國家、省新部署、新要求,動態(tài)調整市政府主動公開基本目錄并在市政府網站發(fā)布,最新目錄分為37個一級目錄和若干二級目錄。二是健全政府信息全生命周期管理相關制度,全面落實政府信息公開屬性源頭認定機制,認真執(zhí)行政策文件制定和解讀“三同步”制度,嚴格開展規(guī)范性文件備案工作,備案信息按季度向社會公開,行政規(guī)范性文件清理結果(年內廢止34件)及時向社會公開。三是對已發(fā)布的政府文件進行格式規(guī)范、有效性核實標注和與省數據聯(lián)通工作,2016年以來的15000余件政府文件全部完成格式規(guī)范和向省推送工作。四是修訂政府信息公開保密審查相關制度,督促全市各級各部門對擬公開信息做好保密審查工作。
(四)政府信息公開平臺建設方面。一是努力打造政府網站第一公開平臺。持續(xù)完善和優(yōu)化全市統(tǒng)一的政府信息公開平臺功能,市、區(qū)縣、鎮(zhèn)辦三級全部實現(xiàn)一個平臺發(fā)布。年內市政府網站新設“公共企事業(yè)單位信息公開”“政策問答平臺”等專題專欄。二是積極拓展新媒體公開渠道。在市政府網站設立“政務新媒體”專題專欄,匯聚提供全市重要政務新媒體訪問入口。截至2022年底,全市各級共開通政務新媒體660個,其中微信公眾號439個,新浪微博90個,抖音短視頻62個。三是通過政府公報發(fā)布政府文件標準文本。年內線上數字化發(fā)布市政府公報13期,文件130件;線下向機關、企業(yè)、社會團體、政務大廳、圖書館等贈閱市政府公報62000余冊。各區(qū)縣政府公報均通過線上線下渠道同步發(fā)布和贈閱。四是做好政務公開專區(qū)建設。對市政務服務中心政務公開專區(qū)進行改造升級,劃分咨詢引導、辦事服務、多媒體展示、資料查詢、等候休息等功能區(qū);各區(qū)縣政務服務中心、鎮(zhèn)(辦)便民服務中心均設立政務公開專區(qū),配備電腦、打印、復印設備,為群眾現(xiàn)場查詢政府信息提供方便。
(五)監(jiān)督保障方面。一是強化組織領導。市政府換屆后,及時調整市政務公開領導小組成員并召開會議,審議通過修訂后的領導小組工作規(guī)則,研究部署全年政務公開工作。二是加強經費保障。全市政府信息公開平臺運維、市級政策文件圖文動漫解讀、市政府依申請公開法律服務、業(yè)務培訓等費用均列入財政預算。三是強化宣傳培訓。對當年全市所有新錄用公務員開展政務公開政策法規(guī)宣貫,年內對行政審批、醫(yī)保、信訪、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等系統(tǒng)分別開展政務公開業(yè)務培訓。四是加強日常監(jiān)管。按季度對全市政務公開情況進行檢查,年內印發(fā)4期問題通報,及時對整改情況開展“回頭看”,形成工作閉環(huán),確保整改到位。五是強化考核監(jiān)督。將政務公開列入對市政府部門和區(qū)縣的綜合考核,努力激發(fā)各級各部門深入開展政務公開的積極性。
二、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
第二十條第(一)項 |
|||
信息內容 |
本年制發(fā)件數 |
本年廢止件數 |
現(xiàn)行有效件數 |
規(guī)章 |
2 |
1 |
34 |
行政規(guī)范性文件 |
88 |
34 |
452 |
第二十條第(五)項 |
|||
信息內容 |
本年處理決定數量 |
||
行政許可 |
2007655 |
||
第二十條第(六)項 |
|||
信息內容 |
本年處理決定數量 |
||
行政處罰 |
808110 |
||
行政強制 |
12532 |
||
第二十條第(八)項 |
|||
信息內容 |
本年收費金額(單位:萬元) |
||
行政事業(yè)性收費 |
88440.28928 |
三、收到和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情況
(本列數據的勾稽關系為:第一項加第二項之和, 等于第三項加第四項之和) |
申請人情況 |
||||||||
自然人 |
法人或其他組織 |
總計 |
|||||||
商業(yè)企業(yè) |
科研機構 |
社會公益組織 |
法律服務機構 |
其他 |
|||||
一、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數量 |
1758 |
35 |
6 |
3 |
21 |
2 |
1825 |
||
二、上年結轉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數量 |
27 |
0 |
0 |
0 |
0 |
0 |
27 |
||
三、本年度辦理結果
|
(一)予以公開 |
928 |
14 |
6 |
3 |
16 |
2 |
969 |
|
(二)部分公開(區(qū)分處理的,只計這一情形,不計其他情形) |
136 |
2 |
0 |
0 |
4 |
0 |
142 |
||
(三)不予公開
|
1.屬于國家秘密 |
11 |
0 |
0 |
0 |
0 |
0 |
11 |
|
2.其他法律行政法規(guī)禁止公開 |
5 |
0 |
0 |
0 |
0 |
0 |
5 |
||
3.危及“三安全一穩(wěn)定” |
3 |
0 |
0 |
0 |
0 |
0 |
3 |
||
4.保護第三方合法權益 |
14 |
1 |
0 |
0 |
0 |
0 |
15 |
||
5.屬于三類內部事務信息 |
13 |
1 |
0 |
0 |
0 |
0 |
14 |
||
6.屬于四類過程性信息 |
7 |
0 |
0 |
0 |
0 |
0 |
7 |
||
7.屬于行政執(zhí)法案卷 |
2 |
0 |
0 |
0 |
0 |
0 |
2 |
||
8.屬于行政查詢事項 |
11 |
0 |
0 |
0 |
0 |
0 |
11 |
||
(四)無法提供
|
1.本機關不掌握相關政府信息 |
475 |
17 |
0 |
0 |
1 |
0 |
493 |
|
2.沒有現(xiàn)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|
46 |
0 |
0 |
0 |
0 |
0 |
46 |
||
3.補正后申請內容仍不明確 |
0 |
0 |
0 |
0 |
0 |
0 |
0 |
||
(五)不予處理 |
1.信訪舉報投訴類申請 |
25 |
0 |
0 |
0 |
0 |
0 |
25 |
|
2.重復申請 |
9 |
0 |
0 |
0 |
0 |
0 |
9 |
||
3.要求提供公開出版物 |
0 |
0 |
0 |
0 |
0 |
0 |
0 |
||
4.無正當理由大量反復申請 |
0 |
0 |
0 |
0 |
0 |
0 |
0 |
||
5.要求行政機關確認或重新 出具已獲取信息 |
0 |
0 |
0 |
0 |
0 |
0 |
0 |
||
(六)其他處理
|
1.申請人無正當理由逾期不補正、行政機關不再處理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 |
4 |
0 |
0 |
0 |
0 |
0 |
4 |
|
2.申請人逾期未按收費通知要求繳納費用、行政機關不再處理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 |
0 |
0 |
0 |
0 |
0 |
0 |
0 |
||
3.其他 |
31 |
0 |
0 |
0 |
0 |
0 |
31 |
||
(七)總計 |
1720 |
35 |
6 |
3 |
21 |
2 |
1787 |
||
四、結轉下年度繼續(xù)辦理 |
65 |
0 |
0 |
0 |
0 |
0 |
65 |
四、政府信息公開行政復議、行政訴訟情況
行政復議 |
行政訴訟 |
|||||||||||||
結果 維持 |
結果糾正 |
其他結果 |
尚未 審結 |
總 計 |
未經復議直接起訴 |
復議后起訴 |
||||||||
結果維持 |
結果糾正 |
其他 結果 |
尚未 審結 |
總計 |
結果維持 |
結果 糾正 |
其他 結果 |
尚未審結 |
總計 |
|||||
33 |
11 |
2 |
3 |
49 |
25 |
7 |
9 |
9 |
50 |
20 |
5 |
2 |
0 |
27 |
五、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情況
經過多年持續(xù)推動,全市政務公開工作邁入健康發(fā)展的軌道,但是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,突出體現(xiàn)在以下方面:基層工作人員流動性強,新工作人員業(yè)務不夠熟練,一定程度影響工作連續(xù)性;行政機關普遍缺乏多媒體制作人員,政策文件多形式解讀存在瓶頸,一定程度影響公開效果;基層法律專業(yè)人才缺乏,依申請公開工作專業(yè)化水平不夠,一定程度影響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答復質量。
針對存在的問題不足,我市有針對性地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改進和提升。
(一)著力提升公開意識和公開能力。立足提升公開意識,市政府辦公室與市委組織部門密切配合,將政務公開納入公務員各類培訓內容,年內對全市300余名新錄用公務員及張店區(qū)40余名新調整領導干部開展政務公開政策法規(guī)宣貫培訓。立足提升公開能力,每年輪流對重點領域、重點部門開展政務公開業(yè)務培訓,年內對全市行政審批等4個系統(tǒng)分別進行業(yè)務培訓。
(二)著力提升政策解讀效果。針對重發(fā)布、輕解讀現(xiàn)象,市政府辦公室研究制定《關于進一步規(guī)范和加強政策解讀工作的通知》,進一步明確解讀范圍,落實解讀責任,規(guī)范解讀程序,提升解讀質量。針對政策解讀形式單一、公開效果不佳情況,市政府辦公室建立統(tǒng)一購買服務為市級政策文件制作圖文動漫解讀材料工作機制,較好地破解了行政機關普遍缺乏圖文動漫制作人員的難題,提升了解讀效果。
(三)著力提升依申請公開規(guī)范化水平。針對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數量增長、答復工作專業(yè)性強的特點,市政府持續(xù)通過購買服務引入專業(yè)律師團隊輔助開展工作,更好地保障了公眾的知情權。針對基層行政機關答復不規(guī)范情況,連續(xù)第三年組織對全市依申請公開工作開展暗訪、分析、點評和培訓,各級各部門答復水平不斷提升,依申請公開引發(fā)的行政糾紛明顯下降。
下一步,我市將繼續(xù)圍繞補短板、鍛長板,多措并舉,持續(xù)將政務公開工作推向深入。
一是調整工作指導思路。在工作指導上突出“三個轉變”(由政務公開工作人員“孤軍奮戰(zhàn)”向“全員參與”轉變,由被動公開向主動公開轉變,由集中公開向常態(tài)化公開轉變),夯實“管業(yè)務就要管公開”機制,推動形成“齊抓共管,人人參與”的政務公開工作新格局。
二是營造濃厚公開氛圍。與黨委組織部門密切配合,將政務公開政策法規(guī)更多納入領導干部學法和公務員培訓課堂,更多開展業(yè)務研討培訓,持續(xù)提升全體政府工作人員的公開意識和具體公開工作人員的業(yè)務能力。
三是全力夯實工作基礎。“清單化”、“銷號制”落實國家、省部署的重點公開任務;優(yōu)化公開平臺,科學調整欄目,強化匯聚展示,方便群眾獲取政府信息;加強政策解讀,提升解讀質量,幫助群眾和市場主體準確把握政策內容;加強公眾參與,探索固化利益相關方、公眾代表列席政府會議制度,更好實現(xiàn)“開門決策”;開展依申請公開暗訪點評,提升答復質量,減少行政爭議;強化監(jiān)督檢查,組織工作考核,引導政務公開常態(tài)化開展。
六、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
(一)信息處理費收取情況。2022年度,全市各級行政機關在辦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過程中,未發(fā)生收取信息處理費情形。
(二)建議提案辦理結果公開情況。2022年,市政府系統(tǒng)共辦理市人大代表建議247件,承辦市政協(xié)提案434件,均依照相關規(guī)定按期進行了答復,符合公開條件的全部通過政府信息公開平臺“建議提案辦理”專欄予以公開。
(三)落實上級年度工作要點情況。我市對照國務院辦公廳、山東省政府辦公廳下發(fā)的2022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,分解任務,落實責任,形成《2022年淄博市政務公開工作方案》,經市政務公開領導小組審議通過后由市政府辦公室印發(fā),同時印發(fā)《政務公開重點工作任務分解表》和《政務公開常態(tài)化任務清單》,各級各部門按照部署要求,各自形成本地區(qū)、本系統(tǒng)政務公開工作臺賬,全面完成了上級部署的各項公開任務。
(四)政務公開創(chuàng)新工作情況。一是探索固化“管業(yè)務就要管公開”工作模式。注重發(fā)揮政府部門“條條”指導作用,強化“管業(yè)務就要管公開”理念,要求各級政府部門在部署安排業(yè)務工作時,同步對相關公開事項提出要求,指導督促下級和同級部門予以落實。按照“權責一致”原則,組織負有指導責任的市政府部門參與全市政務公開年度考核打分,形成齊抓共管的政務公開工作格局。
二是大力開展社會普法,營造政務公開濃厚氛圍。2022年5月以《條例》修訂實施3周年為契機,策劃實施系列普法活動:市委常委、副市長、市政務公開領導小組組長在《淄博日報》發(fā)表題為《堅定人民立場回應社會關切扎實推動新時代政務公開工作向縱深發(fā)展》的署名文章;在中心城區(qū)300余塊戶外電子顯示屏投放以條例核心內容為主的公益廣告;在全市54家政府網站統(tǒng)一發(fā)布慶祝標語并鏈接至中央政府網相關頁面;印制《條例》1000冊開展政策法規(guī)進社區(qū)活動,努力提升政務公開政策法規(guī)社會知曉度,通過正向引導和反向倒逼,推動全市政務公開工作深入開展。
三是以“四個統(tǒng)一”做好年報編制發(fā)布工作。實行“統(tǒng)一年報格式、統(tǒng)一制作解讀、統(tǒng)一審核把關、統(tǒng)一歸集展示”工作機制,強化各級政務公開主管部門對同級部門及下級政府年報的審核把關,確保報告內容全面,杜絕統(tǒng)計數據失真,更好接受公眾對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監(jiān)督。我市相關做法被中國社科院發(fā)布的《2022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發(fā)布情況評估快報(一)》予以肯定。
四是開展依申請公開工作模擬暗訪。連續(xù)三年開展全市依申請公開暗訪工作,深入查找各級各部門申請渠道的暢通性和答復的及時性、合法性、規(guī)范性等方面存在的問題,通過案例點評、通報反饋等形式,提升全市各級行政機關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的辦理能力。
五是精細化推進公共企事業(yè)單位信息公開。制定全市公共企事業(yè)單位信息公開推進工作方案,召開專題會議對工作進行安排部署,組織公開平臺系統(tǒng)開發(fā)并開展操作實務培訓,落實行業(yè)主管部門推進責任并及時調度工作進度,全市各類公共企事業(yè)單位服務信息實現(xiàn)按領域、分地域匯聚展示,極大滿足了廣大群眾和市場主體生活和生產經營需要。
六是辦好政府網站“政務公開在行動”專欄,營造政務公開濃厚氛圍。為使各級、各部門相互借鑒政務公開工作經驗,形成比學趕超的競爭格局,認真辦好市政府網站“政務公開在行動”專欄,及時發(fā)布各級各部門工作措施、成效成果、經驗做法和典型案例。2022年共收到各級各類投稿3000余篇,編輯發(fā)布800余篇,有效強化了全市的政務公開工作氛圍。